講道理讓人很尬
王慶梅(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特別教育專委會成員 鄭立平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員 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核心成員)
最近,我感到很尬。弟弟抱怨說:“你怎么老是跟我講道理?”女兒委屈地說:“每次跟你打電話,你總是講那么多!”我似乎不知如何溝通了。自我診斷一下,這種癥狀暴露了兩種病,一種是教師職業(yè)病,一種是中年婦女嘮叨病。主要原因,還是學(xué)習(xí)不夠,成長不夠。
前兩天,看到鄭立平老師的每日心語“亂講道理,其實最沒道理?!蔽液苁苡|動。因為,鄭老師分析的現(xiàn)象,身邊處處皆有,我的腦海里浮現(xiàn)出很多鮮活的例子。的確,在很多成人那里,講道理,講的是單邊道理,而且不容辯駁;當有人勸告他要改變時,他要么替自己辯解,要么轉(zhuǎn)移話題,興許還會惱羞成怒,以致蠻不講理。
我想根據(jù)我有限的認識,給“講道理”設(shè)置幾個層次:
一是假講道理,那些講不到幾句,發(fā)現(xiàn)孩子不聽話就打孩子的父母,就是假講道理的人;
二是講假道理,那些固執(zhí)己見的不愿放棄自我執(zhí)念的父母,擺起講道理的臉孔,實際上是將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;
三是真講道理,有些父母真心希望通過講道理解決孩子問題,但講的道理不一定能說服孩子,不一定能把道理講清楚,但從態(tài)度上,是真的講道理;
四是講真道理,能抓住問題實質(zhì),并且能夠條分縷析地把道理講明白;
五是好講道理,會講道理的人講著講著,一不小心就把講道理發(fā)展為一種癖好,處處要曉之以理;
六是講好道理。如何講好道理?首先看對象,比如對親人,就不適宜多講道理,家庭是講感情的地方,講道理容易讓人產(chǎn)生抵觸心理,我常常犯的這個錯誤。但光講感情又容易邊界不清,又想用道理矯正,從而陷入復(fù)雜的境地;而對象若是學(xué)生,就相對簡單些,只要是真講道理,講真道理,效果是明顯的;另外,對不講道理的成人,也不適宜講道理。思維方式不同,說了也無益。其次是看心情,講道理的人要心平氣和,同時也要選在別人心情平靜的情況下講,才有效。第三,看方式。講道理的方式要巧妙,除了符合基本邏輯外,是否生動有趣,是否輕松幽默,即是否講的藝術(shù)。這是我目前最最缺乏的。第四,看分寸。多一分則肥,少一分則瘦,點到為止,恰如其分為好。這一點也是我所欠缺的。
在鄭理事長的啟發(fā)下,我對講道理一事有了眉目。今后少對親人講道理,多積累素材,要講也要講的有趣些。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