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、地球自轉(zhuǎn)的意義
(晝夜交替;時差;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(fā)生偏移。)
(一)晝夜交替
1、晨昏線(圈)
(1)概念:晝半球與夜半球的分界線。
(2)特點:太陽光線與晨昏圈垂直,晨昏圈將地球平分兩半。
(3)周期:一個太陽日,24小時。
(4)判斷方法
①晨線:自西向東,由黑夜進入白晝的分界線。(緯線與晨線的交點是日出點,日出點都在晨線上。)
②昏線:自西向東,由白晝進入黑夜的分界線。(緯線與昏線的交點是日落點,日落點都在昏線上。)
上圖中E 為赤道的日出點,F(xiàn)為赤道的日落點。
2、根據(jù)晨昏線判斷節(jié)氣和太陽直射點的緯度
(1)晨昏線與經(jīng)線重合,可以判定春秋分日,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0°。
(2)晨昏線與極圈相切,可能為夏至或者冬至。
①北極圈及其以北全部出現(xiàn)極晝,南極圈及其以南全部出現(xiàn)極夜,可以判定為夏至,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23°26′N;
② 北極圈及其以北全部出現(xiàn)極夜,南極圈及其以南全部出現(xiàn)極晝,可以判定為冬至,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23°26′S。
(3)晨昏圈相切緯線的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互余。
(4)晨昏線與經(jīng)線的交角等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。
3、根據(jù)晨昏線計算地方時
突破口:
(1)赤道與晨線的交點,即赤道的日出點,地方時為6時;
(2)赤道與昏線的交點,即赤道的日落點,地方時為18時;
(3)平分白晝的經(jīng)線,地方時為12時;
(4)平分黑夜的經(jīng)線,地方時為24時或0時;
(5)正午、直射點、影子最短等,地方時都是12時。
4、根據(jù)晨昏線判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(biāo)
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(biāo)(緯度,經(jīng)度)。
太陽直射點緯度的判定如上已講解;
太陽直射點緯度的判定,等于地方時12時的經(jīng)度。
上圖中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(biāo)(23°26′N,45°W)。
5、根據(jù)晨昏線判定晝長、夜長、日出、日落時間。
(1)晝長、夜長、日出、日落的判定。
①晝長:經(jīng)過該點的緯線所跨晝長的長度或晝弧/15°;
②夜長:經(jīng)過該點的緯線所跨夜長的長度或夜弧/15°;
③ 日出:經(jīng)過該點的緯線與晨線的交點;
④ 日落:經(jīng)過該點的緯線與昏線的交點。
同一條緯線上的各點,晝長相等、夜長相等、日出相同、日落相同。
(2)晝長、夜長、日出、日落的計算。
①晝長+夜長=24
②日出+日落=24
③ 晝長=日落-日出
④日出=12-晝長/2=0+夜長/2
⑤ 日落=12+晝長/2=24-夜長/2
如上圖:A點出現(xiàn)極晝現(xiàn)象,0時日出,24時日落,晝長24小時,夜長0。
G點出現(xiàn)極夜現(xiàn)象,12時日出,12時日落,晝長0小時,夜長24小時。
B點晝長夜短,2時日出,22時日落,晝長20小時,夜長4小時。
D點位于赤道,晝長等長,6時日出,18時日落,晝長12小時,夜長12小時。
E點晝短夜長,8時日出,16時日落,晝長8小時,夜長16小時。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