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點:影響氣溫日較差的因素
氣溫日較差
一、概念:是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。
1.一日內最高氣溫出現(xiàn)在午后2點(即地方時14點)前后。原因:正午12時是一天中太陽輻射最強的時候,地面吸收太陽輻射,也是地面輻射最強的時候,而地面是大氣的直接熱源,地面輻射需要時間把能量傳給大氣,所以太陽輻射最強的正午并不是氣溫最高的時候,而是推后兩個小時左右。
2.一日內最低氣溫出現(xiàn)在日出前后。原因:夜晚沒有太陽輻射,地面是大氣的直接熱源,日出的時候地面輻射的能量已經(jīng)損耗待盡,地面輻射開始由虧轉盈。
3.原理:日出前后至14時前后,地面輻射收入大于支出(收入來自太陽輻射,支出來自地面輻射),氣溫逐漸升高,14時前后出現(xiàn)拐點(收入等于支出),之后由盈轉虧,氣溫降低。14時前后至日出前后,地面輻射收入小于支出,氣溫逐漸降低,日出前后出現(xiàn)拐點(收入等于支出),之后由虧轉盈,氣溫升高。
二、 影響氣溫日較差、晝夜溫差、氣溫日變化的因素
1.緯度
規(guī)律:緯度越高,氣溫日較差越小。
低緯地區(qū)平均為12℃,中緯地區(qū)的7-9℃,高緯地區(qū)為3-4℃。
原因:緯度越高,太陽輻射的日變化越小。
2.天氣狀況
規(guī)律:陰天比晴天日較差小。
原因:陰天時,云層厚,白天,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,氣溫低;夜晚,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,氣溫高。
如:一般而言,低壓中心因為盛行上升氣流,天氣以陰雨為主,所以白天大氣削弱作用強,因此溫度較低,夜晚大氣保溫作用強,則溫度較高,所以氣溫日變化較小。高壓中心則正好相反,所以一般情況下高壓中心的氣溫日變化大。
3.下墊面
①海洋和陸地
規(guī)律:海洋小于內陸。
原因:海陸熱力性質差異
②地勢
規(guī)律:大尺度地形區(qū),海拔越高,日較差越大。
原因:海拔高,空氣稀薄,多晴天。
如: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,空氣稀薄,多晴天,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低,晚上大氣對地面輻射的保溫作用差,因此白天升溫快,夜晚降溫快。所以氣溫的日較差就大。
小尺度地形區(qū),山谷大于山峰,凹地大于高地,山地小于平原。
主要原因: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熱源直接來自下墊面,所以氣溫隨下墊面溫度的變化而變化。受下墊面溫度變化的影響,對流層大氣越靠近下墊面,平均氣溫越高,氣溫的日變化幅度越大;離下墊面越遠,平均氣溫越低,氣溫的日變化幅度越小。
③地表性質
氣溫日較差:沙漠>草原>森林>湖泊
原因:湖泊白天升溫慢,夜晚降溫慢,氣溫日較差??;
沙漠白天升溫快,夜晚降溫快,氣溫日較差大。
如:我國西北地區(qū)的吐魯番盆地素有"早穿皮襖午穿衫,抱著火爐吃西瓜"的說法,氣溫日較差達15°C以上。氣溫日較差大的地區(qū),一般白天日照充足,太陽輻射強,氣溫高,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,可以制造、積累較多的營養(yǎng)物質,夜間氣溫越低,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,能量消耗就越少,有利于糖分的貯存,因而新疆哈密瓜個頭大肉質甜。
8